面神经麻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药专栏高血压常见误区,中医专家为
TUhjnbcbe - 2022/6/23 15:06:00
Q按时定量吃降压药的话,就不需要每天测量血压了吗?

视情况而定。如果血压控制得很平稳,不一定每天都测血压。有一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病人,或者特别在意完美的患者,如果测量次数太多,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

Q降压药伤肾,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伤肾的是高血压,不是降压药。大部分降压药物,在治疗范围内对肾都是安全、没有损害的。

Q没有头晕等不舒服,就说明血压不高吗?

错误。有些高血压患者会有头晕、心悸等不适,但有些患者并没有任何不舒服,并不代表血压不高,所以应该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Q老年人血压本身就偏高不用治疗,这种看法对吗?

不对。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血压超过/90毫米汞柱都是需要处理的。临床见到很多血管疾病都跟高血压相关,尤其是老年人。

Q长期服用降血压的药物,会使动脉产生硬化吗?

不会。恰恰相反,如果有高血压的话,降压治疗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降低。

Q血压高了就吃药,正常了就可以停药吗?

不可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服药,一旦停药会出现血压反弹,非常容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甚至慢性肾功能损伤。

Q高血压患者在哪个时间段最危险?

一般来说是清晨。

心脑血管病最多发的是早晨,也叫晨峰高血压,尤其是6:00~10:00之间,血压非常容易增高。

早晨控制血压2点建议:

1、晨起开始吃药

2、选用比较长效的药物来控制早晨的血压

中医预防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生活失调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高血压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情志:

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开朗乐观,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调节情志一要消除过分的奢望,恬淡虚无,遇事谦让,悲怒不生,自然精神愉快;二要减少思虑,松弛紧张的情绪,保持精神舒畅。

体质:

高血压发病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肥胖者预防高血压应适当减肥,合理减少摄入饮食量,适当增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以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病的机会。

饮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平时可以多食芹菜、坚果类、豆类、脱脂牛奶、葵花籽、石榴汁、香蕉、菠菜、蘑菇等,不吸烟少饮酒,不过饮浓茶、咖啡等饮料。

运动与休息:

平时注意多锻炼身体,但是避免劳累,可以散步、打太极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保证每天有8小时睡眠与适当午休;适度节制房事,减少过度损耗肾精,保持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定期身体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如患高血压,可以考虑针灸配合药物治疗,传统的中医针灸主要以调和阴阳、平肝潜阳、增补气血来治疗高血压病。“泻南补北”法,源出《难经.七十五难》,它以“虚则补其母,实则补其子”的整体观念法则,广泛而灵活的指导中医各科临床,这种理论和方法,近年来运用于针灸临床治疗高血压,也得到了很多病人的肯定。

千名医师讲中医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

来源:医院

医院中医团队简介

夏卫明

医院原副书记、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南通市名中医。擅长脾胃病、肝肾病的治疗,特别对慢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消化道肿瘤、溃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偏头痛、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冠心病及其他疑难病的中医治疗有独到的经验。

彭磊

医院内科1副主任、医院副院长(挂职),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师从江苏省名中医沙建飞主任。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内科杂症有临床实践经验,尤以诊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见长。

沙红标

医院副主任医师,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对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急慢性腰疼、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面瘫、神经性头痛、小儿推拿常见病(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

邱南宾

医院医务科(医患关系科)主任,主治中医师,自学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对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胆疾病、神经衰弱、失眠盗汗及运用中药调理亚健康体质有一定心得。

孙飞虎

医院医务科(医患关系科)组长,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对内科杂症、耳穴压豆,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有一定经验。

刘勇

医院主治中医师、康复技师,毕业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学校,继续教育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擅长针灸、小针刀、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腱鞘炎、偏头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外伤后关节活动障碍等疾病。

薛东庆

医院中医助理医师,师承启东市老中医陈希龄(外祖父)、南通名中医夏卫明老中医。临床擅长运用纯中医技术治疗内科妇科等常见疾病,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证、慢性盆腔炎、自汗盗汗、荨麻疹、失眠、眩晕、心悸、偏头痛、网球肘、颈肩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药专栏高血压常见误区,中医专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