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又叫面神经炎,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平常又称为“口眼?斜”。本病多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文献摘录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客主人,治偏风口歪斜。
2、《玉龙歌》: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
3、《针灸大成·卷八》:中风口眼涡斜,听会、颊车、地仓。凡涡向左者,宜灸左,各灸陷中二七壮,艾炷如麦粒大,频频灸之,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
图片来自网络
病因与病机
面瘫的发生常常与劳作过度、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等因素有关。以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为病机。
临床表现
以口眼?斜为主要特点。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患侧面肌拘挛,形成“倒错”现象。
主要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是目前治疗面瘫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宜尽早治疗。
火针、芒针是现在临床上有明显疗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来达到治疗目的。
以下图片为芒针治疗中
以下图片为火针治疗中
其他治疗
可以采用皮肤针、拔罐、穴位贴敷等进行治疗。
1、皮肤针
2、拔罐
3、穴位贴敷
预后
1、一般来说针灸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需尽早治疗。
2、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导致的面瘫(如亨特面瘫)预后较差。
3、平时要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围巾。
科室特色
针灸五病房金泽教授擅长采用特种针法(阴阳平衡针、芒针、火针、刺血、穴位埋线、穴位注射、浮针、揿针、穴位贴敷)治疗各种顽固性疼痛及运动感觉障碍;针灸及中药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等综合手段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中风)、冠心病、高血压病、脑供血不足、多发性硬化、脊神经炎、格林巴利、多发性肌炎、延髓麻痹、周围神经损伤、顽固性呃逆、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过敏性鼻炎、鼾症、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面神经炎、面肌痉挛、眼肌麻痹、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征、腰背筋膜炎、老年便秘、失眠、前列腺疾病、脊髓疾病、高脂血症、痛风、肥胖症等多种疾病。
出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出诊地点: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号
(周一至周五)上午:A楼15楼针灸科五病房;
(周一至周五)下午:A楼3楼针灸五诊室。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