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圣爱敖学艳主任经典医案二则 [复制链接]

1#

敖学艳

名医档案

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医院针灸科、中医科从事临床工作。在市一院工作30余年,曾先后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一年,北京针灸学会针灸提高班进修学习一月。天医院针灸部进修学习半年,在临床工作中,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积累了一定的临床诊治疾病的经验和能力。

颈椎病、中风后遗症、腰椎病

1.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恢复期及遗症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头痛症(神经性、血管性、眶上神经痛及枕神经痛)、周围神经病变等。

2.骨科疾病:颈腰椎疾病、膝骨关节炎、下颌关节炎、肩周炎、急性腰踝扭伤、腰肌劳损等。

3.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痛、腹痛、胁痛、呃逆、呕吐、急慢性腹泻等。

4.其他科疾病:眩晕、失眠、落枕、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及阴痒等。

北市馆:周一、三下午

敖学艳主任

经典医案一

:代某女56岁

:因膝关节反复疼痛,行走不利十余年,再度加重一月来诊,医院骨科诊断:膝增生性骨关节炎,予口服西药(具体不详)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效果不显。现感上下楼梯困难。查一般可,双膝未见明显红肿,于鹤顶、膝阳关、膝关处无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外院骨科诊断:膝增生性骨关节炎。

:诊断:骨痹。证侯:肝肾阴虚,经脉失养。

:治疗: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经止痛。

:穴取:百合、双侧太冲、合谷、太溪、内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鹤顶、阴陵泉,针用补治,隔日1次,留针30分钟,加电针、Tdp局部照射。

:治疗1次后,患者感觉行走轻松许多。

:连续治疗7次后,患者行走如常,告知可以去旅游了。

:病例分析:该患者,56岁,短跑运动员双膝关节酸、疼痛,行走不利十余年,伴手足心发热,阵发性烘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肝肾阴虚,经脉失养。予百合,合谷,益气行气,太冲太溪补益肝肾,加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内外膝眼,活血养血,舒利经脉,共奏奇效。心得:针灸治病,重在辨证取穴,手法得当。

敖学艳主任

经典医案二

:罗某女52

:因受寒后反复咳嗽,咽痛,医院予头孢类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静滴七天后自觉咳嗽,咽痛减轻,但感觉全身乏力,不思饮食,烦躁不安,痰多,难咯,色*,眠差,舌红苔*厚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咳嗽,虚劳。证候:痰热伏肺,脾失健运。

:穴取:百会双侧合谷、列缺、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患者治疗1次后,取针后即咯出几口痰,随即自觉全身不适症状改善,连续治疗7次后,患者诉无特殊不适。

:连续治疗7次后,患者诉无特殊不适。

:病例分析:该患者,女,52岁,由于受寒后出现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续之由白痰转为*粘稠痰,难咯,西医予头孢类抗生素治之,咳嗽、咽喉疼痛有好转,但见全身乏力,不思饮食,烦躁、眠差,观其症状,舌脉后辩证:痰热伏肺,脾失健运。予取:双合谷,列缺,曲池,泻法以:清热、宣肺止咳。再取百会,足三里、三阴交,以益气、健脾和胃补法,补泻相施,使患者症状得以及时缓解。

:长期的临床实战中,观察到大量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不思饮食,痰倦乏力,恶心欲呕,头昏等症,这些皆为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而我在临床中多辅以针灸调治之,皆取到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扫码即可预约该专家挂号

文案:敖学艳

新媒体编辑:师莹

审阅校对:王文婷、李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