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京医保抗疫惠民可观可感企业减负345 [复制链接]

1#

中国江苏网讯率先开发并上线“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大厅”;为16万余家企业减负34.56亿元;打击欺诈骗保,追回医保基金.8万元;医疗救助人,做到困难人员“出现一例、纳入一例、保障一例”;统筹推进国家谈判药品尽快落地,预计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4.3亿元……上半年的一连串数据,让今年以来南京医保部门的抗疫减负、惠民便民各项工作更加可观可感。

三个“率先”,

密织抗疫医疗保障网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南京医保部门从政策的制定者变为医用防疫物资信息提供者、医用紧缺防疫物资直接采购者,相关探索先后5次获得国家医保局的表扬。

率先开发并上线“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大厅”。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南京医保部门探索运用大数据精准开展防疫物资供需调配。依托南京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和“我的南京APP”,紧急开发“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大厅”,面向南京地区的各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先保前线、再保一线、兼顾面上”的原则,用“计划+市场”手段匹配供需,公开透明精准交易。

“大厅”主要包括四大功能:医院防疫物资库存、需求、日消耗量和缺口情况;二是实时发布医用紧缺防疫物资到货情况;三是线上申报采购医用紧缺防疫物资;四是线上发布防疫物资调配结果。

目前,“大厅”已接入家医疗机构,调配医用防疫物资27次,为全市定点医疗机构采购和调配物资.03万件,有效缓解医疗机构防疫物资紧缺状况。

率先出台支持抗疫定点医疗机构十项措施。提前预拨医保结算基金。对47家开设发热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连续2次预拨周转金共计14.13亿元。

对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医疗费用实行单列结算,相关医疗费用不纳入定点医疗机构总额控制预算范围。

对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在阳光监管平台登记填报线下采购防疫物资需求的,不计入线下采购比例。

在新增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上特事特办。

在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方面,疫情期间的带量采购任务完成情况不纳入考核,带量采购期顺延3个月。

医保考核合理倾斜。在-年度考核时,对南京抗疫定点医疗机构,视情况给予适当倾斜。

医保结算适当倾斜。在年度医保住院费用结算时,对南京抗疫定点医疗机构,视情况给予适当倾斜。

支持中医药项目纳入医保。支持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对于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的用于抗击疫情的中药饮片和医疗机构自制制剂,开辟绿色通道,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保障医用防疫物资采购。组织开展医用防疫物资集中直接采购,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医用紧缺防疫物资供应。

纳入医保信用“红名单”。将参与新冠肺炎一线抗疫且表现突出的定点医疗机构、受到市级以上表彰表扬的,纳入医保信用“红名单”,在医保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

率先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建立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动态监测调整机制,优先提高针刺、灸法类、推拿疗法类、中医骨伤类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

按照“中医优势明显、临床路径清晰、治疗费用明确”的原则,首批选择针灸治疗面瘫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8种中医特色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同时对因病种变化等特殊情况影响中医类医疗机构年度预决算的,在补偿时予以适当倾斜。

对国家、省、市谈判的中成药,群众接受度较高的小针刀治疗、内科疾病推拿治疗、小儿捏脊治疗、烫熨治疗等,保持较低的个人自付比例。

对临床疗效显著且定价合理的中药自制剂,降低个人自付比例。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通中药自制剂医保准入快速通道。

援企稳岗,

16万家企业减负34.56亿元

“疫情让企业生产停滞,工人不能及时到岗,南京及时出台的医保降费政策雪中送炭,公司半年少缴了万元,加上其他一些税费减免,让我们得以顺利渡过难关。”南京江北新区的南京绿叶制药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秦利利说。

为帮促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南京市医保局自今年2月至6月,阶段性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即单位缴费率由9%下调至4.5%。减征对象主要包含参加南京职工医保的各类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按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

南京市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减征政策惠及企业16万余家、涉及缴费人员万余人,为企业减负34.56亿元。

南京市医保局局长刁仁昌介绍,医疗保险制度发挥着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南京市医保局成立以来,经过不断调整完善,参保覆盖面稳步扩大。截至6月30日,全市参加职工医保.53万人,同比增长18.92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8.6%以上。与此同时,南京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打击欺诈骗保、开展药品集中招采、加强基金预算管理等多项举措,不断提高基金运行效率,增加基金累计结余,消化减征政策影响,确保参保人员各项医保待遇不受影响。

释放红利,

持续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

医保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今年上半年,南京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完善医保制度体系,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提升医保制度公平性。巩固市级统筹成果,完成南京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提高基金共济能力。将更多救急救命好药纳入医保目录。严格落实国家年新版目录,合理设定乙类药个人自付比例,促进药物合理规范使用。

推进高值医用耗材治理改革。开展2次医用耗材最低价谈判,产品最大降幅98.45%,预计年度节约医疗费用万元。组织开展部分急(抢)救药品带量议价采购,15个中选产品有效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扩大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南京联盟范围至苏皖12市,提升医保基金战略购买者实力。推进医用耗材(药品)集中结算、集中采购和带量采购,开发招标、采购、结算“三合一”系统,建成阳光监管平台“我的南京”移动端。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总额预算管理办法,建立考核结果与医保信用等级评价、结算拨付挂钩的运用机制。持续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至种,推进DRGs付费试点,在溧水区探索开展紧密型医共体总额付费试点。开发“南京市定点医药机构考核管理系统”,实施精细化、信息化考核管理。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与上海市、浙江省互联互通,实现“一单制”结算。今年1月-5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69.85万人次,总费用27.97亿元。

统筹推进国家谈判药品落地。截至6月底,第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25品种(年12月23日执行),全市共计采购量万片,已完成采购量约万片,整体采购进度达89.21%。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32品种(年4月27日执行),全市共计采购量万片,已完成采购量约万片,整体采购进度达32.46%。预计全年可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4.3亿元。

托底保障,

阻断群众因病致贫返贫

今年68岁的江宁区秣陵街道朱女士,丈夫患胃癌多年,其子患有精神病,一家人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前段时间,朱女士突然晕倒,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治疗50天,医保范围内费用.1元,其中居民医保报销.39元、医疗救助.14元,个人仅负担.57元,大大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刁仁昌表示,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路上的“拦路虎”,需要基本医保来有效化解,而医疗救助作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托底保障,具有兜底功能,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屏障。今年起,南京在原有8类困难人员基础上,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约3万人纳入医疗救助对象。个人参保缴费部分财政予以%补助,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门诊住院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按90%给予救助,不设支付上限。困难人员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减半执行,各费用段报销比例比普通人员高5个百分点,有效降低困难群体医疗费用负担。截至6月,已救助近6万人,结算救助资金近万元。建成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体系。

待遇水平梯次提高。困难群众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基础上,享受大病保险的倾斜政策,大病保险起付线比普通参保患者降低50%,各报销段报销比例比普通患者提高5个百分点。门诊大病和住院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对个人负担部分,医疗救助按90%给予救助,年度不设封顶线。

为做到对困难人员“出现一例、纳入一例、保障一例”,南京医保还加强对全市困难人员精准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医保困难人员信息数据系统,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救助“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困难人员医疗保障待遇即时享受,真正形成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合力。今年1-6月,南京累计医疗救助人次,救助资金为1.39亿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