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淡豆豉与吴茱萸配伍可见于吴茱姜豉汤(《食疗本草》),方中由吴茱萸伍入生姜、淡豆豉以治风湿痹痛、麻木、口眼?斜等,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颜面神经麻痹。今日推送就来分析一下淡豆豉与吴茱萸的配伍应用。
//////////
淡豆豉吴茱萸主编/何庆勇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风懿第六说:“治中风,口噤不知人,又方,豉五升,吴茱萸一升。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渐渐饮之(《肘后》以治不能语)。”
豉对应现今之淡豆豉,味苦、辛,性凉,归肺、胃经。淡豆豉辛散轻浮,能疏散表邪,为发汗解表之药,无论风寒表证还是风热表证皆可配伍使用。同时,淡豆豉辛能发散,苦能泻火,凉能清热,善于宣散郁热,治疗心中懊憹、烦躁不眠等症。此外,淡豆豉还可调和中气,泻湿行瘀,扫除败浊,宿物失缘,自然涌吐,实非吐剂,肃清脏腑,甚有除旧布新之妙。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归肝、脾、胃、肾经,主入肝经,功能散寒止痛,又可解肝经郁滞,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头痛、虚寒泄泻等肝经虚寒证。吴茱萸可散寒燥湿,可用于治疗脚气疼痛属寒湿者。又可疏肝下气,止呕逆,用于治疗呕吐吞酸。胃寒者,可配伍生姜、半夏;肝郁化火者,可以*连为主药,配伍少量吴茱萸,即左金丸,共奏辛开苦降之效。此外,此药研末醋调敷足心,可以引火下行,治疗口舌生疮。
吴茱萸性热可温补中焦,散寒除湿,祛风除痹,常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诸多症状;淡豆豉辛散,可散郁结之气。两者相伍可宣发腠理,祛除内中之风邪。
图:淡豆豉(图片来自《一起发现中医之效家庭小妙招讲记》)
1.中风。
2.中风后遗症,不能语。
豆豉10~15g,吴茱萸2~5g。
豆豉,始见于《名医别录》,位列中品,名“豉”,是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纵观历代本草书籍,关于其性味、归经、炮制方法、功效的记载略有不同。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释道:“豉,配盐幽尗者,乃咸豉也。”“幽尗”指发酵后颜色幽深的豆,可以看出当时的豉乃是用盐发酵的产物,推断东汉时期食用的豉可能为咸豉。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到:“豉,食中之常用。春夏天气不和,蒸炒以酒渍服之,至佳。暑热烦闷,冷水渍饮二三升。”可见咸豉为寻常食物,常用于食疗治疗暑热烦闷。而一般药用之豉多为淡豆豉。
类方荟萃
1.葛粉索饼(《太平圣惠方》)
组成:葛粉四两,荆芥一握,豆豉二合。
功效:主治中风心脾热,言语謇涩,精神昏愦,手足不遂。
2.治中风四肢不收方(《槐荫精选单方》)
组成:豆豉三盅。
功效:治中风四肢不收者。
登场书籍
《备急千金要方药对》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个药对,包括每组药对的组成、炮制、单味药效、配伍功效、主治病症、参考用量以及临床应用要点,有些还有类方荟萃。所选药对组方简便,疗效确切。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备急千金要方药对》,何庆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全部图片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