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岁男孩发热1周,最高40,有这些症 [复制链接]

1#

原创敬业的儿科医生医学界儿科频道收录于合集#儿科病例78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伴眼红、皮疹和手足硬肿……

儿科急诊室来了一个发热,伴眼红、皮疹和手足硬肿的患儿,这种风湿免疫性疾病你懂得识别和处理吗?下面跟随笔者分享的病例,一起来学习下这个疾病。

病例分享

患儿,男,2岁,因“发热1周,伴眼红、皮疹和手足硬肿5天”来诊。

现病史:患儿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稽留高热,热峰达40℃,伴畏寒、寒战,5天前出现眼红、躯干皮肤弥漫性斑丘疹和手足硬肿,无咳嗽,无流涕,无腹痛,无呕吐,曾在外院予抗感染治疗,但症状未见好转。患儿自起病起来,精神尚可,胃纳一般,大小便无特殊。

查体:精神尚可。双侧球结膜充血。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左侧颈部可触及散在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约1.5cm1cm,质软。躯干皮肤可见弥漫性斑丘疹。手足硬肿,指(趾)端未见膜状脱皮。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NEUT%

LY%

HGB

PLT

20./L

72.0%

72.0%

92g/L

/L

C-反应蛋白(CRP)43mg/L;

降钙素原(PCT)0.8ng/mL;

ESRmm/h;

心脏彩超:双侧冠脉未见明显扩张,心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思维

1、患儿为幼儿期儿童,发热持续1周,尽管入院查血提示炎症指标显著升高,但外院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且缺乏确切感染证据,考虑非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大。

2、患儿出现发热,伴双侧球结膜充血、唇充血皲裂、草莓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和手足硬肿,符合川崎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另外结合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伴贫血和血小板升高,CRP、PCT和血沉显著增高,支持急性炎症反应,最终川崎病诊断明确。

3、患儿川崎病诊断明确,入院后给予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g/kg)联合口服阿司匹林的规范化治疗,之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复查血炎症指标逐渐下降,病情逐渐好转,最终顺利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定期复查心脏彩超均未见心脏冠脉病变。

川崎病的诊治规范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是由感染因素触发的急性全身免疫性血管炎,可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目前已经成为儿童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的生活。

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此要求每位儿科医生都要学会正确识别和诊治,避免患儿发生冠脉后遗症。下面,就跟随笔者一起来学习下儿童川崎病急性期的规范化诊治。

▌一、主要临床表现

1、发热:常为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抗生素治疗无效。

2、四肢末梢改变:急性期出现手掌、足底潮红和硬性水肿,有时伴有疼痛,2~3周手指和脚趾出现膜状脱皮,并可能延伸到手掌和脚底;在病程1~2个月,指甲上可出现深的横槽(Beau’s线)或脱甲现象。

3、皮疹或卡疤红肿:表现为弥漫性斑丘疹、猩红热样和多形性红斑样皮疹,皮疹广泛分布,主要累及躯干和四肢,腹股沟处皮疹加重和早期脱皮以及肛周潮红、脱皮是川崎病的特点。另外,即使没有全身其他皮疹表现,卡疤红肿也可作为川崎病的一项临床特征。

4、双侧球结膜充血,一般无分泌物。

5、口唇和口腔改变:包括口唇红、干燥、皲裂、脱皮和出血,草莓舌,口咽黏膜弥漫性充血。

6、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常为单侧,直径≥1.5cm,通常局限于颈前三角。

▌二、全身其他系统表现

由于川崎病为全身中小血管炎,除了主要临床表现外,还可出现其他全身各个系统表现:

1、心血管系统:心肌炎、心包炎、瓣膜反流甚至休克,冠脉病变以及其他中等大小体动脉瘤,主动脉根部扩张,周围性坏疽等。

2、消化系统:呕吐、腹泻、腹痛,肝炎、黄疸,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等。

3、呼吸系统:咳嗽、流涕等,胸片示支气管周围及间质渗出、少量胸腔积液甚至肺部结节等。

4、肌肉骨骼:关节红肿、关节痛,大小关节均可累及(滑膜液细胞数增多),可持续较长时间。

5、神经系统:易激惹,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数增多),面神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等。

6、泌尿系统:无菌性脓尿,尿道或尿道口炎,鞘膜积液等。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早期正常,病程第2周增多,少数患儿血小板计数降低,多提示病情严重。

②尿常规:白细胞增多但尿培养阴性。

③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升高,血沉(ESR)增快。

④血生化: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肌酸激酶和心肌同工酶升高,白蛋白和血钠降低。

⑤血清炎性因子如IL-6、IL-1、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⑥血浆脑钠肽(BNP)或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降钙素原(PCT)轻中度升高,血清铁蛋白、血浆二聚体升高。

2、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的患儿尽早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冠脉病变。

3、心电图:川崎病心肌损伤的心电图表现包括心律失常、P-R间期延长、非特异性ST-T改变、QRS低电压等。

4、超声:腹部超声可显示肝脏肿大、胆囊壁水肿、胆囊增大、腹部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等;颈部超声可显示淋巴结肿大性质及大小;血管超声可显示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处的动脉瘤形成。

5、冠状动脉造影:对于疑诊多个中型冠状动脉瘤或巨大冠状动脉瘤者,建议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但不能在急性期进行,否则可能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通常建议起病2个月之后进行该项检查。

6、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可用于评估巨大冠状动脉瘤合并血栓形成、栓塞或冠脉病变情况。

▌四、诊断标准

既往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要求发热达5天以上,但是在最新的专家共识中[1],发热天数已经不再作为川崎病诊断的必备条件,目前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发热并具有以下5项中至少4项主要临床特征:

1、双侧球结膜充血

2、口唇及口腔的变化:口唇干红,草莓舌,口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

3、皮疹,包括单独出现的卡疤红肿

4、四肢末梢改变:急性期手足发红、肿胀,恢复期甲周脱皮

5、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五、冠脉病变的分类

由于川崎病可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等,目前冠脉病变可根据冠脉的内径、内径/邻近段值、Z值进行分类,见表1。

注:Z值指经体表面积标准化的冠脉测值。

▌六、川崎病急性期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减轻并终止全身炎症反应、预防冠脉病变发生和发展,并防止冠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治疗采用标准治疗方案:IVIG联合阿司匹林。

1、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体重≤20kg,单剂2g/kg,于10~12小时内缓慢静脉输注;体重>20kg,可采用每天1g/kg的剂量,连续2天输注。

2、阿司匹林:足量使用具有抗炎作用,用量30~50mg/(kgd),分3次口服,热退48~72小时后复查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及CRP)恢复正常,阿司匹林减量至3~5mg/(kgd),一次顿服,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于无冠脉病变或急性期冠脉轻度扩张但30天内恢复正常的患儿,阿司匹林持续应用至病程2~3个月。对于存在冠脉后遗症患儿,参照“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年修订版)”给予治疗和随访[2]。

需要注意的是,若川崎病病程<10天,应早诊断、早治疗;若川崎病患儿延迟诊断超过10天甚至更久,如果存在临床症状和(或)炎性指标仍异常,仍给予积极标准治疗,如果临床症状已消退、炎性指标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显示无冠脉病变者无需标准治疗,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后随访。

总结

1、临床上对于怀疑川崎病的患儿,应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如皮疹表现,可能患儿就诊时已经消失,需要通过追问病史才知道。

2、目前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不再要求发热达5天以上,对于达到川崎病诊断的患儿,应尽早给予标准化治疗。

3、现阶段川崎病急性期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等.川崎病诊断和急性期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60(1):6-1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年修订版)[J].中华儿科杂志,,58(9):-.

3.林瑶,李晓惠,石琳,等.年版《川崎病的诊断、治疗及远期管理——美国心脏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科学声明》解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2(9):-.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敬业的儿科医生

责任编辑:向宇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